央广网淮安4月9日消息(记者王姝姝 顾炀威)近日,电视剧《北上》迎来大结局,但掀起的江苏文旅的“热度”仍在。文化IP催动文旅经济的“光合作用”。淮安清江浦区就有一条百米街巷——花街“火出圈”,并持续裂变让人惊叹的文旅消费活力。
作为剧中“洪淮市花街”的原型,花街约650年的历史,因运河而兴,因人们爱花、养花、做绢花而得名。虽只有一百多米,花街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与更新中,保留了明清建筑的风貌,也应景地增加了不同的商业形态,浓缩着淮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。
如今的花街,街巷口一端与影视作品的经典场景呼应,集体记忆与当代审美在此同频。一位市民站在单杠自行车前一边拍照,一边感慨回忆扑面而来,自己也曾挎着小箱卖冰棍,笑称对置景道具太熟悉。
暮色中的花街流淌着橙红灯火,乐队的吟唱、拍照的快门声,与油端子“滋滋作响”此起彼伏。汉服少女在文创摊位流连,本地市民端着面条与游客拼桌而坐。
花街的另一头延伸至淮安精心打造的里运河文化长廊。霓虹水岸,光影交错。凉亭外,萨克斯遇见广场舞,重构着烟火生活与特色文旅消费新图景。
春日暖阳清风拂,文化IP的光晕投射在城市文化松软湿润的土壤之上。影视作品带动地方文旅热度的正向案例越来越多,多元化消费场景叠加,促成文旅经济的“光合作用”,不断释放消费新动能。